《蟬》古詩意思是什么?
清夢幾度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是首托物寓意的詩。那么《蟬》古詩意思是什么呢?
《蟬》古詩意思是什么
1、意思: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fēng),傳聲依然遙遠(yuǎn)。
2、原文: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3、創(chuàng)作背景:李世民奪位李淵后,虞世南任弘文館學(xué)士,成為重臣,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使得李世民對其稱贊有加,深得賞識,于是常邀他參加一些典禮活動。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xué)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李世民詢問大家是否有新的詩歌作品,虞世南便誦讀出該詩。
關(guān)于《蟬》古詩意思是什么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就介紹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