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號令和是什么意思?令和出處典故介紹
蕝蝂
日本在今天公布了新的年號“令和”,將于5月1月起開始正式使用。日本目前年號為“平成”,是明仁天皇的年號,從1989年開始沿用至今,因為明仁天皇此前出動提出禪位,所以才會誕生新的年號。日本此前采用的年號基本上都是出自我國的典籍,那這次的“令和”究竟又有著怎樣的典故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令和”的出處,還有其中蘊藏的意思,感興趣的話就來一起看看吧。

“令和”出自日本古籍《萬葉集》。自645年日本啟用首個年號“大化”以來,過去247個年號中辨明出處的均出自中國古籍,多數是《四書五經》等唐代之前的古典文獻。比如“昭和”出自《尚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平成”出自《史記》的“內平外成”和《書經》的“地平天成”。因為此前負責選擇年號的專家多由通曉中國古典文化的學者擔任。
令和,是摘取《萬葉集》的“令月”與“風和”拼湊而成?!傲钤隆边€是典出中國,意為吉月,出自于《儀禮·士冠禮》,“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鄭玄 注:“令、吉,皆善也?!?/p>

本次年號的誕生全過程分為多個步驟。
首先由各界學者們開會給出提案;隨后,根據學者們的意見,甄選出5個新年號的候補方案;經過大約45分鐘的會議后,參議院和眾議院也將給出意見,最后由全體內閣成員在內閣會議上進行協商并選出最終的新年號。
為了此次年號的修改,日本政府從日本文學、中國文學、日本史學、東亞史學等各大領域選出9位“業(yè)內大咖”,豐富新年號的文化意義。

新年號除了需要豐富的文化內涵,選取年號時,日本也遵循著其獨有的標準——符合國民理想、2個漢字、容易書寫、讀音方便、迄今不曾被用過的、非常用名詞。
此外,本次選擇新年號的條件也有諸多限制,政府會盡量回避民眾預測人氣甚高的那一些,并且還將回避首字母與明治以來年號相同的“M、T、S、H”(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的方案。

據悉,日本的年號從“大化”到“平成”,總共援引了77部中國古代文獻,而這些文獻半數以上是中國唐代之前的作品。其中,《尚書》最為熱門,共有36個年號出自于此。
例如,年號“昭和”便是出自《尚書·堯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而即將成為過去的“平成”則是出自《史記·五帝本紀》中的“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以及《尚書·虞書·大禹謨》之中的“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