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和楚懷王誰的骨氣更加硬一些?
愛里死俗
說到這個明英宗和這個楚懷王真的是好多時候都非常的類似,比如說都被俘虜了,比如說都感覺比較的硬氣,最近也有好事的人說了,假如把這個明英宗和楚懷王放在一起,那么這誰的骨氣更加硬一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吧!

如果要說硬那肯定是楚懷王硬啊,楚懷王的骨頭多硬啊,楚懷王只是比較單純了一點(diǎn),有點(diǎn)萌,也就是有點(diǎn)蠢,楚懷王又不壞,而且十分的有節(jié)氣,楚懷王為了不割讓土地,在秦宮里面熬到了死,這樣的骨氣在歷史上又有幾個人能做到。
但是這個明英宗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個狗滴都把瓦刺軍帶到了北京城下,這是良心都壞了,復(fù)辟之后的那小人得志的樣子是真的惡心。
所以這個明英宗除了身世和楚懷王像一點(diǎn)以外,其他任何地方?jīng)]有和楚懷王相提并論的地方了。說硬氣那是在侮辱楚懷王了。

最硬氣的君王為了國家利益,他寧愿當(dāng)一名俘虜,也不愿回國為王
在古代,有很多君王的帝王之路并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有些君王為了登上大位,甚至還要和別國溝通好,有些還是借助外力登上的王位。他國為你登上地位,肯定是要得到大量利益的,其中最簡單的就是割地和給錢或者大量物質(zhì)。有很多昏君就是靠這個上的位,如后晉的石敬瑭就是靠著用燕云地區(qū)賄賂遼人等上的皇位,那可是有十八個州的土地呀!有些明君也做過同樣的事,比如劉邦黨年被圍于白登,最后不得不賄賂匈奴,每年給匈奴大量財物,定期嫁公主到匈奴。之后的漢文帝和景帝也采取同樣的政策。
要是那個帝王被敵國俘虜,對方要求賠一些地給對方,就放你回去繼續(xù)為王。這個事情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割地回國繼續(xù)為王呀。但有一個帝王他卻沒有這樣做,為了國家利益,他寧愿留在敵國為奴,也不愿割讓一寸土地,哪怕敵國生命來威脅他。這在中國歷史上絕對是獨(dú)樹一幟的。
這個硬氣的帝王就是楚懷王。我們一般人了解楚懷王,都是因為楚懷王手下的一個大臣屈原。我們對屈原的遭遇十分同情,并從屈原的遭遇得到一個結(jié)論,楚懷王是一個昏君,他聽信小人昏庸無能,讓楚國大好的基業(yè)就這樣衰敗下去了。
的確,楚國的悲劇楚懷王要承擔(dān)極大的責(zé)任,可以說就是在楚懷王的手上楚國由盛轉(zhuǎn)衰,并一步一步淪落下去了。但這些并不是因為楚懷王昏庸無能。恰好楚懷王是一個心胸坦蕩仁慈愛民君主,他向相信之間一樣相信其他人。這對一個普通人來說,這樣的品格可以說是完美的。當(dāng)這些對一個君王來說,實在是太奢侈了,況且楚懷王生活中殘酷的戰(zhàn)國時代。所以說,并不是楚懷王昏庸,而是楚懷王不適合在殘酷的戰(zhàn)國時代當(dāng)一名君主。

楚懷王雖然仁慈,但他卻十分有骨氣,把自己的責(zé)任和楚國的利益看得比生命要重要得多。秦昭襄王把楚懷王騙到秦國去和談,卻不顧廉恥的囚禁了楚懷王。秦國向借此向楚國討要土地,并威脅楚懷王要是不從就殺掉他。硬氣的楚懷王斷然拒絕了秦國無恥的要求。寧愿客死他鄉(xiāng),也不愿做一個賣國的君王。四年后,楚懷王在秦國逝世,靈柩回到楚國,楚國沒有一個人不感到悲傷,可以說楚國子民由此恨上了秦國,這種恨深入了骨髓。楚國子民對楚懷王的懷念之情一直持續(xù)到楚國滅亡后,就是項梁反秦都是打著楚懷王的旗號來聚集楚國義士的??梢哉f,秦國是被楚國故地的義軍滅亡的。楚國子民終于在百年之后為楚懷王報了仇。
在中國歷代君王中,也只有楚懷王這么硬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