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欧美gv视频网站,忘忧草影视WWW在线播放动漫,国产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专区,亚洲欧美在线中文理论

      
      

      • <small id="2btsb"><kbd id="2btsb"></kbd></small>
        <td id="2btsb"></td>

        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會怎樣?會是一代偉人嗎?

        剎神

        在100年前,袁世凱在內外交困當中去世,在他死前冒天下制大不韙,稱帝改元,從此背負起了永遠也洗刷不干凈的惡名。如今人們在回頭看看這段歷史,經常會攝像,若是1916年袁世凱沒有稱帝,那么近代歷史上的中國走向會不會有所改編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袁世凱在民國總統(tǒng)任上,一直破壞共和,沒有可能成為華盛頓。袁世凱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清朝,是清末新政最重要的推動者。除了眾所周知的編練新軍外,他還設立天津商務局、鼓勵開廠、整頓金融,發(fā)展工商業(yè);要求廢除科舉,大力推廣免費的新式學校;在天津開啟了中國第一次普選,建立了地方自治機構“直隸自治局”……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促使清帝退位,實現(xiàn)南北統(tǒng)一,這些都是袁世凱的功績。

        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會怎樣?會是一代偉人嗎?

        但從1912年3月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到1916年6月病死,這4年多的時間里,袁世凱破壞約法、解散國會、偽造民意,先使自己當上終身大總統(tǒng),又悍然稱帝,幾乎沒做任何有利于共和的事。按照梁啟超的說法,“袁氏誠不失為一大人物,然只能謂之中世史黑暗時代東方之怪魔人物,而決非在十九、二十世紀中有價值的人物”,其人“純以個人利害為本位,而不知國家社會為何物”,因此“袁氏多統(tǒng)治一日,則禍亂之程度加深一日”。①

        時人對袁世凱稱帝之舉,大都無法諒解。胡適聽聞袁世凱死訊后,在日記中寫道,南北統(tǒng)一時,袁世凱“內攬大權,外得列強之贊助,倘彼果能善用此千載一時之機會,以致吾國于治安之域,則身榮死哀,固意中事耳。”然而,“袁氏昧于國中人心思想之趨向,力圖私利,排異己,甚至用種種罪惡的手段以行其志,馴致一敗涂地,不可收拾……”②因此,即使袁世凱在1916年沒有稱帝,期望他成為一位華盛頓,也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我們只能假設,如果袁世凱不稱帝,滿足于1914年的《中華民國約法》及《修正大總統(tǒng)選舉法》,做一個大權獨攬的終身總統(tǒng),那么當時的中國政局會有怎樣的改變。

        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會怎樣?會是一代偉人嗎?

        1913年,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tǒng),和各國使節(jié)合影

        如果袁世凱不稱帝,在軍事、經濟、政治方面,會有如下變化

        軍事方面:雖能維持表面統(tǒng)一,但要消除割據(jù),難度也很大

        袁世凱稱帝敗亡,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軍閥割據(jù)局面正式形成,此為中外史家所公認。如呂思勉說,“及世凱死,則形式上之首領也失之,而所謂北洋系軍人者,爭思割據(jù)地盤,篡竊政權焉?!庇捎诒狈交鞈?zhàn),西南軍閥也獲得了保持割據(jù)的空間。那么,是不是如果袁世凱不稱帝,北洋系就不會瓦解,中國就能免于軍閥割據(jù)呢?

        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會怎樣?會是一代偉人嗎?

        馮國璋

        我們應該看到,早在晚清時期,地方督撫即尾大不掉;辛亥革命后,地方割據(jù)之勢已成。即便袁世凱是當時中國最有權勢的人,同樣無法號令各省。于是袁世凱推行“軍民分治”,改都督為“將軍”,負責軍務,同時設“巡按使”管理民政。此舉雖然收效有限,巡按使依舊要聽命于將軍,但一定程度上開始讓中央同地方的關系走上正軌。③

        再說北洋系內部,段祺瑞、馮國璋早已各有勢力,讓袁世凱心生忌憚。民初以來,段祺瑞一直任陸軍部部長,掌握軍權,袁世凱遂另設“陸海軍大元帥統(tǒng)帥辦事處”,讓兒子袁克定編練“模范軍”,企圖收回軍權。馮國璋則坐鎮(zhèn)南京,成為“長江三督”(江蘇、江西、湖北三省都督合稱)的領袖,“儼然藩鎮(zhèn),漸漸不如當年之絕對服從”④。以至袁世凱怕馮國璋反對帝制,而不敢在稱帝前告知其真實想法。

        由此看來,即使袁世凱不稱帝,也只能如北伐后的國民政府一樣,讓中國大致維持表面上的統(tǒng)一。但是袁世凱面對的內外局面要好很多,日本還沒有全面侵華,內部也不存在軍閥、革命黨外的敵對勢力,統(tǒng)一阻力要小得多。

        經濟方面:省下用于稱帝、鎮(zhèn)壓的大筆開銷,能把國家財政保持在一個較好水平上

        由于各省截留稅收,北洋政府的財務狀況一直都沒有好過,常年靠借外債維持。袁世凱當政時期相對較好的情況,隨著其帝制自為,也迅速惡化。如袁世凱的政治顧問莫理循說,“形勢本來很好,這個國家自行維持得相當成功,它的財政義務都已履行,可是這項帝制運動一下子搞亂了一切?!薄耙皇沁@次動亂,中國在償付財政義務方面,本來是處于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的地位的?!雹菟^“財務義務”,指的是中國需按時償還庚子賠款等債務。

        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會怎樣?會是一代偉人嗎?

        1916年5月,中國政府不得不宣布“延期償付”賠款。莫理循說,“‘延期償付’這個詞當時在歐洲剛剛成為一個時興的名詞,中國財界歡迎它,把它當作拯救他們的符咒”,只是如此一來,“人們對袁世凱僅有的一點信任也消失了”。

        稱帝是一件很“燒錢”的事情,袁世凱至少為此花了2000萬元,包括稱帝前制造輿論的活動經費,如給古德諾50萬、給籌安會300萬、收買報館30萬;還有準備登基大典,修繕三大殿270萬、兩件龍袍60萬、典禮陳設200萬,等等⑥。稱帝后,鎮(zhèn)壓云南護國軍、山東中華革命軍,更需要大筆軍費,讓袁世凱難以應付。

        可以想見,如果袁世凱不稱帝,一方面能省下一大筆為復辟帝制準備的開支,另一方面不會有護國之役,軍費也省了下來,讓中國經濟少受一次打擊。

        政治方面:中華革命黨將沒有重回國內活動的名義,日本也無法從中謀利

        袁世凱的稱帝,給了中華革命黨卷土重來的機會。袁世凱的重要顧問汪鳳瀛在《致籌安會與楊度論國體書》一文中說,當年“二次革命”時,革命黨人打的旗號就是,制止袁世凱的帝制陰謀,但那時民眾相信袁,視孫中山、黃興為“亂賊”?,F(xiàn)在袁世凱一旦稱帝,那么“天下皆將服孫、黃輩有先見之明,頓長其身價,增其信用……”同時,海外華僑“一旦見祖國復興帝制……使之為孫、黃之外府,隱資以無限之資財?!雹?/p>

        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會怎樣?會是一代偉人嗎?

        蔣介石加入中華革命黨的誓書

        果如其所料,1916年護國戰(zhàn)爭期間,中華革命黨在日本支持下,于山東建立了“中華革命軍東北軍”,以居正為總司令,總人數(shù)13000多人,先后拿下濰城、長山等縣,一度圍攻濟南,讓山東將軍靳云鵬逃往天津。這種比較好的形勢,隨著袁世凱去世,變得師出無名,孫中山給山東黨人的電報所說,“袁死,內外情勢變,我宜按兵勿動,維持地方秩序,候商黎大總統(tǒng)解決?!逼浜?,這支“中華革命軍東北軍”被縮編、解散。⑧

        如果袁世凱不稱帝,中華革命黨就沒有這樣一次在國內重新發(fā)展的名義,可能要更加長期地在海外發(fā)展;也不會給日本一個介入中國事務的機會。當時莫理循即稱,“袁世凱權力的最后崩潰,無疑是有助于日本實現(xiàn)在中國取得統(tǒng)治地位的計劃的?!?/p>

        袁世凱不會長壽,他不稱帝,最大的改變是自己成為一個正面人物

        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會怎樣?會是一代偉人嗎?

        要討論袁世凱不稱帝,中國可能有的變化,袁世凱的壽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否則無法知道他究竟能掌控中國多久。袁世凱稱帝時的身體已經不行了,莫理循說,“他出生于一個壽命不長的家族,身材矮胖易中風。他的身體并不健康,又從不愛惜自己。過去四年我曾不止一次地催促他去接受一個療程的按摩。因為他的動脈血管粥樣硬化,中風病發(fā)作的可能相當大”。這讓我們想起一直以來的一個傳言——說袁世凱稱帝的原因之一,是要打破其家族男人活不過60歲的宿命。

        稱帝后,袁世凱更是備受打擊。駐華公使芮恩施從袁世凱身邊的人那里了解到,“憂慮和絕望正在摧毀他的身體”“過去他的白萊特氏病雖然有所發(fā)展,但他身體強健,頂過去了?,F(xiàn)在他陷入巨大的煩惱之中,他的身體衰退了?!敝茏札R告訴芮恩施,“大總統(tǒng)已經喪失了迅速作出決定的果斷力,他在面臨困難的抉擇時簡直不知所措。”⑨最終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于因神經衰弱引起的尿毒癥。⑩

        毫無疑問,稱帝失敗縮短了袁世凱的壽命,但是以其一貫的健康情況來看,57歲時的他是很難長壽的。那么對于袁世凱如果不稱帝的假設,變得容易起來——他沒有太多時間帶領中國走向真正的統(tǒng)一,不過能較為從容地解決繼承人問題,讓中國不至于太過分裂。當然,最重要的改變是,袁世凱將有機會成為一名正面人物。

        袁世凱不稱帝的話中國會怎樣?會是一代偉人嗎?

        1916年,袁世凱的葬禮

        注釋:

        ①梁啟超:《袁世凱之解剖》,《梁啟超全集5》,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939頁;②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2(1915-1917)》,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01、402頁;③馬平安:《民國初年袁世凱對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處理》,收入蘇智良等主編《袁世凱與北洋軍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6頁;④張國淦:《北洋述聞》,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第72頁;⑤駱惠敏編:《清末民初政情內幕:<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袁世凱政治顧問喬·尼·莫理循書信集(下)》,知識出版社1986年,第554、555頁;⑥姜立新:《從一份賬單解讀袁世凱的帝王夢》,《文史知識》2006年第7期;⑦汪鳳瀛:《致籌安會與楊度論國體書》,(美)古德諾《解析中國》附錄,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第164頁;⑧王友明:《中華革命黨山東反袁斗爭述論》,《軍事歷史研究》2004年第3期;⑨(美)瑞恩施:《一個美國外交官使華記》,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第177頁;⑩(加)陳志讓:《袁世凱傳》,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