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聯(lián)姻制度是怎樣的?清朝皇帝是怎么把女兒嫁到蒙古去的?
愛斷情傷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史上總是戰(zhàn)火不斷,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時不統(tǒng)一,各個民族都希望自己強大,強大起來以后可以吞并其他名族,因為當時的社會就是一個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不過,古代為了能夠維持下和平統(tǒng)一,也是有不少措施的,其中最著名的一個相信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和親。最著名的昭君出塞,那么。歷史上聯(lián)姻制度是怎樣的?清朝皇帝是怎么把女兒嫁到蒙古去的?

公元1612年,后金首領努爾哈赤迎娶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博爾濟錦氏,從此拉開了滿洲貴族與蒙古王公聯(lián)姻的序幕,在清軍未入關之前,滿蒙之間的聯(lián)姻高達八十四次,著名的孝莊文皇后便來自于蒙古科爾沁部。
在清軍入關之后,草原上的蒙古人為清軍的擴張與征服運動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因此在清朝建立之后,清朝皇室嚴格執(zhí)行“北不斷親”的國策,和蒙古王公們進行了長達三個世紀的通婚,共有四百多名清朝的公主和格格和親到了蒙古草原。
在清軍未入主中原之前,就有很多滿洲貴族便不愿意將女兒和親蒙古王公,因為當時草原上的生活十分惡劣,并且交通閉塞,當?shù)亩荚敢鈱⑴畠毫粼谧约荷磉?,不愿意將她們嫁到偏遠的蒙古,但是無奈清朝的皇室和王公子女的婚配權都掌握在皇帝的手里,皇帝讓你嫁給誰就嫁給誰,不能違背。
不過在也有一些王爺敢于違抗皇命,努爾哈赤的第七子名叫阿巴泰,他有一個女兒長的非常美麗,于是皇太極掌權之后便要求阿巴泰把女兒和親蒙古王公,但是遭到了阿巴泰的拒絕,讓皇太極十分生氣,后來阿巴泰的另一個女兒嫁給蒙古貴族色爾古倫,結果這位格格到了夫家之后仗著自己是郡王的女兒,從不把丈夫放在眼里,后來在一次和丈夫的沖突之后擅自逃回了娘家。

格格逃回娘家之后,色爾古倫前去岳父家要人,結果被阿巴泰指使仆人痛打了一頓,色爾古倫一氣之下向皇太極告了狀,皇太極下令將打人的仆人全部處死,并且將格格痛打一頓之后送回蒙古,并且罰了阿巴泰一千兩銀子。
清軍入關之后,滿蒙和親政策依然在有條不紊進行,由于早年間發(fā)生的“阿巴泰事件”,清政府對滿蒙聯(lián)姻政策執(zhí)行的更加堅決,很少發(fā)生格格不愿意嫁到蒙古的情況,但是到了康熙和乾隆年間,清朝的國力達到了鼎盛,京城的生活環(huán)境也越來越好,那些嬌生慣養(yǎng)的公主和格格們更不愿意嫁到蒙古了,并且出現(xiàn)了很多代替格格嫁往蒙古的現(xiàn)象。

當時在京城的一些滿洲貴族家中,一些王爺因為不愿意將女兒遠嫁蒙古,便將適齡待嫁的格格藏在家中,對宗人府隱匿不報,然后將女兒偷偷的許配給京城的旗人,后來這件事被負責皇族事務的宗人府官員發(fā)現(xiàn),他們立即向清朝的統(tǒng)治者乾隆皇帝進行匯報。
乾隆皇帝在得知此事之后十分生氣,認為此事不利于滿蒙團結,于是他專門下了一條諭旨,對不愿意將女兒和親蒙古的王爺進行罰錢,結果那些王爺們每人被罰了一年的俸祿,諭旨中還特別強調:只要是親王和郡王家的格格,必須遵守舊例,由皇上掌握其婚配權,對于因不愿嫁往蒙古而私自許配給京城旗人的,必須堅決禁止。
因為乾隆皇帝嚴格執(zhí)行滿蒙和親的政策,一些王公貴族們再也不敢私自嫁女了,因為當時一年的俸祿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根據(jù)當時的統(tǒng)計,在乾隆年間一共有179名公主和格格嫁給了蒙古王公,平均每年有三人和親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