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吃不完的飯菜到后來是如何處理的呢?
簡以時光
相信大家都清楚,中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面子和排場,因為這樣才能體現(xiàn)你的實力和地位所在。而這一思想從古代就已經(jīng)開始了,尤其是皇族之中。除了那些勤儉節(jié)約的皇帝意外,幾乎所有的皇帝,在用膳的時候,都會做很對很多菜,多的甚至有多菜都吃不上嘴的那種程度。尤其是在中國清朝的時候,這種現(xiàn)象更是夸張,滿漢全席上百道菜。這么多的菜,皇帝一個人肯定是吃不完的,那么這些剩下的蔡都是如何處理的呢?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在中國古代,皇帝們無論從什么方面,都會比普通的人要好很多,講究的就是排場和多種多樣。尤其是在皇帝的飲食方面,真的是非常上心的。在皇帝要用餐之前,御膳房就會體檢卡著時間點將美味佳肴都準備好,然后到點后就會由侍衛(wèi)們將這些美味佳肴傳送到事先規(guī)范好的布局之中。

皇帝吃飯的時候一般都是一個人進行享用的,一群人在旁邊伺候著。在中國古代,皇帝一般是兩次正餐,早朝過后一次和下午一次。中午的時候會喝一點茶水吃點點心,到晚上還會有宵夜。在用膳之前,所有的菜都會放在鍋中熱乎著,皇上用膳的時間不會是固定的,所以御膳房一直是處于待命的狀態(tài),只要皇帝說想吃飯了,就會對身邊的太監(jiān)或是侍衛(wèi)說一聲傳膳。身邊的太監(jiān)或侍衛(wèi)得令后就會立即通知御膳房準備菜肴,然后一碗碗的端到皇帝的面前。

皇帝在每次用膳之前,太監(jiān)們會親自挨個把皇帝的膳食挨個吃一遍,如果有人圖謀不軌想要害皇帝的話,這樣皇帝就可以躲過一劫。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后來就出現(xiàn)了使用銀針試毒,每一道菜都會使用銀針試一下,直到確定沒事后皇帝才會吃,不得不說皇帝吃飯是一件非常復(fù)雜的事情。這些菜品都非常的豐富,除大菜之外會準備至少8個種類的水果,另外還有各式各樣的小點心,各種餡的包子餃子,油炸食品各種,應(yīng)有盡有。

在皇帝使用正餐的時候,桌子往往是擺不完所有菜肴的,皇帝一般只會吃那些離他比較近的一些菜肴,較遠的一般是不會動的。所以那些沒有吃到的菜和佳肴皇帝就會上次給大臣們或是妃子們。這些接受賞賜的人都必須站在特定的桌子面前吃完,即使不餓或是不想吃也必須得吃下去,還得表現(xiàn)出非常享受的樣子,否則皇帝不開心了,很可能是要治罪的。

在清朝的時候,皇帝就更講究排場了,尤其是清末時期的慈禧太后,每頓都要吃出個滿漢全席,但是這樣就會剩下很多的飯菜,那么這些飯菜是怎么處理的呢?那么御膳房就會將這些剩菜剩飯賣到酒樓,不買還不行。酒樓也會打出御膳房的旗號,但其實酒樓賣的就是一些皇帝吃剩下來的剩菜剩飯。這些剩菜有些基本沒動過的,品相還比較完整比較好的,酒樓自己會回鍋一下馬上就會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去,甚至這種都會成為一種賺錢的灰色產(chǎn)業(yè)鏈,可見當年清朝是多么的腐敗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