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車臣戰(zhàn)爭有多慘?自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后的最慘巷戰(zhàn)
漫無止境
喜歡看戰(zhàn)爭大片的小伙伴們一定會看過一部俄羅斯非常經典的戰(zhàn)爭電影《煉獄》。這部電影是根據第一次車臣戰(zhàn)爭所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給很多小伙伴們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車臣戰(zhàn)爭可以說是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因為這次戰(zhàn)爭正是自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過后最慘的一次城市巷戰(zhàn)。那么現在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電影《煉獄》講述的是第一次車臣戰(zhàn)爭中所發(fā)生的事情,俄軍第131摩托化旅在格羅茲尼遭遇埋伏的悲慘故事,在這里面所有的內用都是取自于真實的戰(zhàn)例。這場戰(zhàn)爭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的殘酷城市巷戰(zhàn),曾經一度威震四方的俄羅斯軍隊出動了有三萬多大軍在進行戰(zhàn)斗,打了整整三個多月。俄軍損失慘重,軍隊的士氣大跌,當時俄國官方公布陣亡人數達到3826人,受傷的有17892人,408人失蹤,另外還有一名少將觸雷陣亡。投入的2200輛坦克與裝甲車,其中有225輛被認定徹底摧毀。

這場戰(zhàn)爭結束后,就連當時的美國也是唏噓不已驚嘆道:“打不起這樣的城市巷戰(zhàn)”。那么造成俄軍損失慘重主要有哪些原因呢?主要有這五個:
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剛好是蘇聯解體后沒多久,當時的經濟處于崩塌狀態(tài),政治也十分的混亂,俄羅斯的軍隊實力迅速下降,戰(zhàn)斗力以及經驗都非常的欠缺,另外士兵的技術能力也是不足的,完全無法有效的去應對激烈色戰(zhàn)爭。另外不會沒有得到系統化的訓練,而且還有著嚴重不滿員的情況。1994年12月26日,俄羅斯的聯邦安理會理事成員召開了會議,最終決定向格羅茲尼地區(qū)部署裝甲部隊,徹底的鏟除車臣的分裂組織。而在此時此刻,俄羅斯連一個完整編制的坦克師都選不出來,當時俄羅斯最精銳的坦克師以及摩步師全部都缺員4-5千人以上。

第二個就是,當時俄羅斯的主戰(zhàn)武器以及裝備都已經非常落后了,俄軍的坦克裝甲以及車輛的復合裝甲防護普片情況下都是不到位的。當時使用的T80主戰(zhàn)坦克,燃氣輪機怠速時候的油耗和作戰(zhàn)時候所使用的油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以至于當時很多坦克在熱車待命的時候燃料就已經全部耗光了。同時在這場戰(zhàn)爭期間,俄羅斯的戰(zhàn)術通信技術也是非常欠缺和落后的。當時車臣的叛軍經常能夠監(jiān)聽到俄羅斯無線電的加密通訊,甚至還可以冒充俄羅斯的軍官來對俄軍下大一些錯誤的軍事指令。
另外再當時的俄羅斯軍隊中還出現了一些非常讓人乍舌的現象,在格羅茲尼市區(qū)激戰(zhàn)后,那些在殘廢坦克身上更換下來的爆炸反應裝甲盒,為了急于應戰(zhàn),很多T-80BV坦克的反應裝甲里面都是沒有炸藥的,使得這層裝甲根本沒有任何用處。而這種情況發(fā)生有一部分原因竟是有一些士兵賣掉了里面的炸藥用來補充他們可憐的低工資。

第三個就是當時俄羅斯士兵的戰(zhàn)斗素質太低下,而且還狂妄自大,疆場會出現指揮脫節(jié)的情況。就比如當時俄羅斯的炮兵,隸屬于5個完全不同的司令部,當時俄羅斯炮兵根本就不清楚該聽哪個司令部的指揮與調遣。而且前線呼叫炮火支援的時候,火炮支援的反應速度太慢。當時俄羅斯的整個參戰(zhàn)的部隊都沒有做好面對嚴酷戰(zhàn)斗的準備,他們大多數人以為的就是開著坦克就這么闖入格羅茲尼,然后車臣的叛軍就會跪下來祈求俄羅斯士兵的饒恕。

第四個就是,當時俄羅斯軍隊采取了錯誤的戰(zhàn)術戰(zhàn)略方針。在俄軍攻打格羅茲尼市中心的時候,131摩步旅采用的是一字長蛇縱向行軍隊形。而且打頭陣的坦克連個掃雷犁都沒有安裝,步兵也都坐在了裝甲車的車頂上,期間甚至連搜索以及偵察隊都沒有派出去過,一個個的都成為了暗中車臣反叛軍的活靶子。知道打頭陣的坦克和最后一輛坦克被摧毀后,整個縱隊便這么癱瘓了,在狹窄的街道上任人宰割。由于堵塞了通道,而且還過于的擁擠,俄羅斯的坦克火炮無法做到壓制那些藏在地下室和建筑頂端的車臣反叛軍。而且步。兵只能分散成為班排各自分散作戰(zhàn),整個部隊猶如一盤散沙,這些缺乏實戰(zhàn)經驗的俄羅斯士兵們亂成了一鍋粥,結果后一個個逐個被擊破。

這場戰(zhàn)斗的開端,整個131摩步旅基本上是全軍覆沒了,整個旅1000多名士兵,包括旅長在內800多人陣亡了,146輛坦克損失了122輛,僅僅只有一名軍官和10名士兵能夠憑著自己的行動活著撤離了市區(qū)。這場戰(zhàn)斗過后,該旅重建以后被歸入到了被高加索軍區(qū)第58集團軍序列。后來在2008年俄羅斯閃擊格魯吉亞的時候,該旅奉命參戰(zhàn)了。戰(zhàn)爭結束后就直接駐扎在了格魯吉亞阿布哈茲共和國古達烏塔市的第七軍事基地,目前已隸屬于俄羅斯南方軍區(qū)。

第五個就是車臣的叛軍很多都是前蘇聯的老兵,很多都是有過實戰(zhàn)經驗的,戰(zhàn)斗力都是極強的。從很在開始,格羅茲尼就是一塊非常難啃的硬骨頭。這最城市是在1918年的時候建造的,在當時是完全按照要塞設計的軍事化城市,在室內,堡壘密如蛛網,易守難攻。根據當時俄羅斯的聯邦國防部的計算,當時車臣獨立首領杜達耶夫的支持者超過了12萬人,當時他手底下的叛軍幾乎都是當年參加過阿富汗戰(zhàn)爭的蘇聯老兵以及一些阿富汗的傭兵,就連杜達耶夫他本人曾經也是蘇聯的英雄空軍少將。當時車臣叛軍培養(yǎng)了大量的狙擊手,在當時有20%以上的俄羅斯軍人是被狙擊手的冷槍所擊斃的。以至于在當時俄軍的哨卡人員在檢查過往人員的時候會專門檢查車臣人員的肩膀上是否會留有著打槍時留下來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