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什么樣的人能被稱為萬人敵?張飛和關羽算萬人敵么?
血染素衣
其實從字面上來理解萬人敵,應該就是指武力非常高強的人了,雖說不可能一人打一萬個人,但是這種稱號的威懾力已經足夠強打了。那到底哪些人配得上這個萬人敵的說法呢?在三國時期,關羽和張飛就是萬人敵的代表,當然關羽和張飛的個人能力我們肯定不會質疑,只是關羽和張飛能算是三國里最厲害的人物么?當然這個大家可以討論,而且萬人敵并不止這一個意思,下面一起來看看萬人敵到底是什么吧。

在三國時代,關羽、張飛的名氣一直很響亮。他們同時被稱為萬人敵。根據《三國演義》的文學化演繹,所謂的萬人敵,其實相當于勇力過人。如,關羽、張飛都曾經被描繪為,在萬軍中取敵人上將的首級,如探囊取物。 文學與現實是有差距的,在三國時代,并不存在大將單挑的戰(zhàn)斗模式。一般情況下,是陣地戰(zhàn)與集團軍作戰(zhàn)和攻城戰(zhàn)居多。因此,《三國演義》中對大將的描寫,都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所謂的將帥,更多是富有戰(zhàn)略和戰(zhàn)術的指揮官級別的人才。

關羽、張飛被譽為萬人敵,一定不是指他們的個人能力很強,而是指他們帶兵打仗的能力強。這樣才符合實際。那么從《三國志》中對二人的描寫可以看出,萬人敵應該另有一番解釋。追本溯源的話,萬人敵的說法來自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司馬遷描寫項羽時寫道:“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睆倪@里可以看出,萬人敵指的是兵法,而不是個人能力。個人能力指的是一人敵,而不是萬人敵。所以說,這是萬人敵的本源,也是最開始的意思。

在三國時代,張飛、劉備的所謂萬人敵是這個意思嗎?《三國志·魏志·程昱傳》關于萬人敵,寫道:“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從這里看不出萬人敵是否指的是個人能力,但是可以看出未必是個人能力。在《三國志·蜀書·張飛傳》中,對這個問題有更明確的描述:“初,飛雄壯威猛,亞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咸稱羽、飛萬人之敵也。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睆倪@里可以看出,所謂的萬人敵,指的是帶兵的能力。

在《關羽祠送高員外還荊州》中,唐朝郎士元明確寫道:“將軍(關羽)稟天姿,義勇冠今昔。走馬百戰(zhàn)場,一劍萬人敵?!边@里的一劍指的是指揮官的劍,而不是個人打斗的劍。在《續(xù)資治通鑒》中,吳國公寫道:“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關羽號萬人敵,為呂蒙所破,為無謀也,爾宜深戒之?!笨梢姡f人敵與謀略相關,應該指的是懂兵法。所謂的萬人敵,與個人戰(zhàn)斗能力沒有關系,更多是指兵法能力,指揮作戰(zhàn)的能力。因此,可以很明確地說,后人對關羽、張飛有太多誤解。他們明明是帶兵打仗的將軍,最終被描繪為個人能力很強的有勇無謀的將士。這是對他們最大的誤解,也是不公平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