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臨江仙全文賞析 臨江仙表達了楊慎怎樣的心情?
耍大牌
說起古代的詩人,可能大部分朋友首先都會想到唐宋。實際上明朝也有很多厲害的詩人,例如被譽為“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楊慎。楊慎是明朝中期官員,他是東閣大學(xué)士楊廷和的兒子,楊慎在文學(xué)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和成就,他一生存詩約有2300首,其中《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那這次我們就來為《臨江仙》這首詩做一番解析,作為放在《三國演義》開篇的詩詞,《臨江仙》究竟蘊藏了怎么的情感呢?

蘇軾在詞壇的地位可以說是無人能及,無論什么樣的題材到了他的手中,那都是能夠?qū)懗鲂乱?,而宋詞之所以會有后來的成就,可以媲美唐詩,蘇軾功不可沒;他的詞清新脫俗,無論是描寫愛情,還是描寫人生,那都是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特別是他被貶黃州期間寫下一首大氣磅礴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通篇寥寥數(shù)語,但是寫得很有韻味,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獨特的才情。
那么蘇軾之后的文壇很少有這種令人驚艷的作品,只是到了明朝之后的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稍稍可與蘇軾相比較。這首詞同樣也是很傷感,楊慎在創(chuàng)作這首詞時同樣也是被貶到云南,正是由于這么一種人生經(jīng)歷,使得他對于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rèn)識,而這首詞放在明朝那也是力壓群雄,成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這首詞也是流傳的很廣泛,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開篇就引用了這首詞,當(dāng)時的毛宗崗父子點評這部小說時,加上了這首詞,應(yīng)當(dāng)說引用得很貼切,把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這首詞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人生哲理,也最為令人感動,人生有的時候就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無論是英雄,還是那些了不起的文學(xué)家,最終也會被歷史淹沒,所以這首詞處處充滿了哲理,只要讀懂了對于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

人生在世我們很我的事情無法掌控,唯有過好每一天,只有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當(dāng)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感動無奈時,只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一切都會過去。楊慎雖然是那個時代的才子,還是嘉靖皇帝的老師,可是他和蘇軾一樣也是被貶到了外地,這使得他骨子里就充滿了憂愁,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與眾不同,這首詞正是在云南期間所寫,所以這首詞充滿了哲理,有著作者對于人生最為深刻的解讀。
詞的上片一開篇就氣勢磅礴,同時又營造出了一種淡淡的憂傷,畢竟自己被貶外地,一切再也不復(fù)從前,這讓作者內(nèi)心很是傷感;而這上片也是比較好理解,那遠(yuǎn)處江水滾滾向東流,一直流向了東邊,一去不復(fù)還,多少的英雄就像那浪花一樣,流向了遠(yuǎn)方之后再也不會回來。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其實沒有必要去爭什么成敗,更不要去爭什么是非,其實到頭來那只不過是一場空,所以我們只要活好每一天就行。青山依舊還在,好像從來就沒有改變過,太陽也依舊還是東升西落,一樣的沒有改變,能夠改變的只是我們自己。

詞的下片寫得更為傷感,同時哲理性也更強,我最是喜愛那些在江邊生活的隱士,他們早已看慣了人生的變遷,歲月的無奈?,F(xiàn)在真是難得再和朋友們相見,只要有機會見面,那么就痛痛快快地暢飲一番。這古往今來多少事,大部分都付與人們的笑談之中,好像過去的事情很普通,談起來時就像是一件尋常之事。
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寫得氣勢磅礴,而且情感細(xì)膩,雖然通篇并沒有什么高超的技巧,只是那么平鋪直敘,但是每一句都是經(jīng)典,每一句也都充滿了哲理;一個人如果能夠真正地理解其中的意思,相信一定是可以活得很好,這也正是作者在這首詞中所以表達出來的一種人生感悟,而我們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什么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