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中世紀是黑暗的?
璇璣
因為中世紀時期是歐洲最為混亂的時期,也是其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全面停滯發(fā)展的時期,當時的歐洲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被稱為黑暗時期。
五世紀古羅馬帝國衰落,教廷勢力位居歐洲之首,歐洲最黑暗的一段時期開始了,這樣的黑暗延續(xù)了整整十個世紀,直到文藝復興,盤踞在歐洲上空的永夜才結束。這期間,封建割據(jù)帶來頻繁的戰(zhàn)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fā)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傳統(tǒng)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fā)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1、政治的黑暗、政權的分散:自羅馬帝國衰亡后,中歐、西歐被來自東歐的日耳曼民族統(tǒng)治,日耳曼民族又有很多種族,因此相互征伐不斷,如法蘭克帝國、神圣羅馬帝國、英格蘭王國、教皇國等等,這些國家相互征伐、動亂不已,而且中世紀時期雖然是歐洲的封建時期,但卻不集權、不統(tǒng)一,類似分封制的封建制度導致封建國家缺乏強有力的基礎,例如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僅僅是一個稱號而已.而封建地主又對百姓盤剝,加之戰(zhàn)亂不斷、瘟疫橫行,民不聊生。
2、宗教的干涉:這一時期的基督教對各國的干擾極強,甚至對政權的建立、穩(wěn)定都十分重要.宗教嚴格的控制文化教育、人們的生活:一方面他們嚴格要求中下層教士及普通百姓,另一方面,上層教士又和封建勢力相勾結,腐敗沒落,壓榨百姓和人民,中世紀的宗教裁判所又有極大的權力,可以處死他們所認為的異端分子,由于思想、科學被嚴格控制,這一時期的歐洲思想、文化、科學鮮有成就。
3、經濟的沒落,由于盤剝嚴重、科技落后,這一時期的經濟幾乎沒有發(fā)展,沒有進步就代表了落后。
4、瘟疫盛行:宗教的干涉,科技的落后,醫(yī)學的不發(fā)達,導致瘟疫的盛行,540年~590年查士丁尼瘟疫導致東地中海約2500萬人死亡;1346年到1350的鼠疫導致歐洲約2500萬人死亡,災難極大地打擊的了歐洲的經濟、政治甚至人口的發(fā)展。
簡而言之,這一時期的歐洲百姓生活在一種暗無天日,毫無希望的生活里,所以被稱為黑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