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怎么寫
綠雪醬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tài)。那么育兒心得怎么寫呢?
育兒心得怎么寫(1)
第一,意見一致,旁敲側(cè)擊
一個家庭如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孩子就不知道要聽誰的,就會很痛苦。所以對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有一致的看法。而且聰明的父母知道,教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直接說教,而是兩個人透過聊天,專門講一些問題、講一些道理,孩子在旁邊聽了就會吸取經(jīng)驗,這就是“兒童本位教育”。比如在吃飯的時候,爸爸說,我以后要少吃一點,因為吃多了消化不良。媽媽說,對呀,我現(xiàn)在煮菜也不敢放太多鹽,因為太咸對身體不好。爸媽這話當然是說給孩子聽的,而且他也聽得懂。
第二,擺正因果,獎罰分明孩子做對了事情,一定要給他獎勵;孩子做錯了的事情,絕對不能輕易放過。有些父母,孩子做錯了事情說不定還給他獎勵,孩子做對的時候,卻給他難看,把因果關系整個扭曲,孩子就無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父母也要注意一點,孩子做得好,不要公開獎勵,怎樣做呢?我已經(jīng)講過了,父親透過母親,母親透過父親跟他講出來。比如媽媽跟孩子說:“你這次考的比上次好,爸爸很開心,不要看爸爸表面上無所謂,實際上他很關心你?!焙⒆泳透惺艿搅耍前职譀]有講話。彼此交換去講,比直接去講功效要好得多,這種方法可以一直用到孩子長大。
第三,過錯改正,認輸沒門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怕失敗,怕失敗的人什么都事情不敢嘗試,不敢嘗試永遠不會學習、不會進步。父母要告訴并帶領自己的孩子大膽嘗試,告訴他們中國人沒有“失敗”這兩個字,我們只有疏失,只有過錯。因為人一旦承認失敗,就會“兵敗如山倒”,整個斗氣都沒了。中國人永遠是前進的,打輸了調(diào)過頭來繼續(xù)前進,不過換個方向而已。這就是標準中國人,不能認輸。但是我們要承認自己的錯誤、過失,然后彌補、補救。父母從小就要灌輸給孩子這些觀念,并以身作則。
第四,寄托夢想,徒勞無功有些父母,自己的夢想實現(xiàn)不了,就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把他當成做夢的材料。“媽媽這輩子很可惜沒當成畫家,你要好好給我學畫”,這不是強人所難嗎?除非他有興趣和天賦,否則越勉強,他就越苦惱。父母可以做父母的夢,但千萬不要把自己沒完成的事情寄托在孩子身上。因為他是他,你是你,你可以自主,他也要自主。記住,子女是父母所生,不是父母所有。父母對子女沒有所有權(quán),也沒有支配權(quán)。孩子不是你口袋里的錢財,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子女有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愿望、自己的夢想,他的夢不一定是你的夢,不要勉強,否則徒勞無功。
第五,尊重子女,謹言慎行很多父母經(jīng)常出于逗孩子的目的,跟他開玩笑,把他當做玩偶,后果是很糟糕的。“像你這么沒有出息”,就是開玩笑的話,孩子會當真的,他分不清楚什么是開玩笑,受到你的暗示,就會接受,真的當真了?!拔铱茨銓懋敼と怂懔恕保蜁邮苣愕陌凳?,然后真的去做工人了。我沒有說工人不好,只是說你沒有權(quán)利去擺布他的命運。甚至有些父母給孩子化妝,讓他穿得奇形怪狀,逗別人笑,都是很不對的。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人都是有自尊的,不容許別人隨便侵犯,孩子也是一樣。
第六,控制情緒,喜怒有常做父母的要明白,子女不是你的出氣桶,也不是你的開心果,你不能高興了就捧他,不高興了就給他難看。父母打孩子罵孩子只能有一個目的,讓他知道錯在哪里,把不好的習慣改掉。如果喜怒無常,設置為了自己的情緒發(fā)泄,就不應該了。如果你真的生氣,最好的辦法是暫時出去一下,呼吸一下外面新鮮的空氣,回來就沒事了。當然,孩子有時候也有情緒,需要發(fā)泄,他想哭,讓他哭就好了,不能禁止他哭。發(fā)泄了也就沒事了,否則越是壓抑他,結(jié)果越是適得其反。教育孩子應該輕松愉快,掌握把這六個策略,效果一定好。孩子慢慢了解了您的良苦用心之后,也會主動來配合我們。這樣一來,一家人有共同的看法,有共同的步調(diào),家和萬事成,這才是最正當?shù)募彝ソ逃?,最美滿的親子關系。
育兒心得怎么寫(2)
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習慣、廣泛的興趣;身心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良好的習慣是一生幸福的保障;廣泛興趣是一生幸福的源泉。
我們家孩子既屬于放養(yǎng)型,自然生長;又屬于群居型,熏陶成長。為什么說是放養(yǎng)型呢,因為我們在她學習跟生活上基本屬于放權(quán)型,讓她自己來選擇。
在學習上我們對她的要求都是在她這個年齡段能做到的,我們不強求她學多少知識,如果她想學我們一定提供條件,如果她不想學我們也不會去逼她。我想在學齡前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我們平時在家基本不開電視,她跟我們在一起時要么畫畫要么看書要么玩玩具,如果畫畫我們就陪在她身邊上上網(wǎng),如果看書我們就陪著她也看看書,如果她玩玩具我們就陪著她一起玩一會兒。她跟著她婆婆時那是肯定會看電視的,我想沒有哪個孩子不看電視的,她一個人或者跟她弟弟妹妹在一起時看動畫片,跟著她婆婆在一起時就會跟婆婆看婆婆喜歡的,但她看電視的時間一般都不長,而且看電視她學會了好多字,比如社會寫真、喜羊羊、灰太狼等,都是看電視學會的字;看電視也讓她學會了要尊重別人的喜好。她現(xiàn)在知道婆婆愛看社會寫真、爸爸舅舅姨夫喜歡看球賽、舅媽喜歡看湖南衛(wèi)視。她跟他們在一起看電視時一般都選擇他們的喜好,但是一到廣告時間肯定是看她的動畫片了。所以適當給孩子看電視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在生活上我們從來不包辦她的事,她自己的事一般都是她作主。比如今天想穿什么衣服,明天想去哪玩,是學畫畫還是學樂器,我們都讓她作主。我個人感覺一個孩子如果你把家長的意愿強加給她,她也許會接受但那是因為家長的權(quán)威作用,我更多地時間是讓她去思考。比如今天想穿什么衣服她隔天晚上就會把衣服準備好,因為她有過早上再找衣服換來換去結(jié)果差點遲到的例子,所以她懂得做事要早準備;還有像我們經(jīng)常帶她出去嘛,一般出發(fā)之前我會做個計劃再列個物品清單,她經(jīng)??吹轿疫@樣做,后來要去那兒玩時她會很注意去看那兒的天氣預報,也會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如果她自己整理的物品少帶了她就自己承擔后果,或者沒得玩具玩或者沒得零食吃。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事上不替她作主,讓她學會思考,學會選擇,學會承擔責任。
為什么說是群居型呢,因為我們家庭的關系,家里平時生活在一起的人比較多,跟她同齡的孩子有三四個,她們經(jīng)常在一起吃飯、在一起玩游戲。如果其中一個孩子的表現(xiàn)不錯時我們都會去表揚他,這樣就讓其它的孩子有了榜樣,覺得哪樣做是對的哪樣做是錯的。
我們平時工作也比較忙,但是只要是節(jié)假日我們肯定會帶她出去旅游,從她四個月開始我們就帶她游山玩水了。我們的旅行一般都是三四戶家庭,這樣她就三四個伙伴了,因為其他孩子都比她大,跟著伙伴們一起旅行經(jīng)常會讓她學到了新的知識、新的游戲、新的歌曲什么的,讓她在旅行中也能快樂成長、快樂學習。所以我們家女兒是在熏陶中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