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自發(fā)反藍鯨 藍鯨游戲裸照升級版
醉眼不逢人
進群先留個人信息,必須完成50個游戲任務,最后一個任務是跳樓,拿走你的生命……日前,多家媒體報道稱,一種代號“藍鯨”(Blue Whale)的死亡游戲出現在中國互聯(lián)網平臺上。
連日來,多地公安網絡安全保衛(wèi)總隊通過官方微博發(fā)布相關提示,呼吁公眾抵制“藍鯨”死亡游戲,并及時舉報。而在官方呼吁的背后,有一批自發(fā)組成的“反藍鯨”群體正在網上浮現,他們?yōu)楹渭Y成群?又用怎樣的方式反對死亡游戲?面對網絡暴力,他們的態(tài)度是什么?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記者進行了調查。

某反藍鯨QQ群公告。手機截圖“藍鯨游戲”有多可怕?
——親歷者講述游戲中的教唆與威脅
“行動部的兄弟在行動嗎?”
5月17日下午,這樣一則消息從一個已經超過200人的QQ群里彈出,“反藍4.20”是這個群的代號,其中一名群成員稱,發(fā)現了一個疑似藍鯨游戲群,因此想召喚出其他成員,展開“捕鯨行動”。
5月初,有媒體曝出,一種代號“藍鯨”(Blue Whale)的死亡游戲出現在中國互聯(lián)網平臺上,這款游戲發(fā)源于俄羅斯,據悉共有50個游戲任務,終極目標是唆使參與者“跳樓”。
連日來,相關信息在網上持續(xù)發(fā)酵,和“反藍4.20”類似的反藍鯨群體也陸續(xù)集結在網上,他們自發(fā)組建起“審核部”“情報部”“行動部”,通過在疑似藍鯨游戲群里臥底的方式,私下開導其他準備進行死亡游戲的成員,以此幫助他們退群。
不便透露具體年齡的網民南希,曾經是藍鯨游戲群里的一員,她對中新網記者表示,本來群主讓她在胳膊上用刀片刻出一只鯨魚的圖案,但傷痕最后被她的媽媽發(fā)現了。
南希回憶稱,當媽媽得知是她自己拿刀刻傷的時候,哭出了聲,她說,“我意識到自己錯了,卻已經進入了游戲階段,管理員告訴我必須玩下去,并威脅我說,知道我家的地址,要讓我的家人付出代價。”
和南希有同樣遭遇的人不在少數。據媒體報道,一些打著死亡游戲旗號的QQ群,要求入群者提供個人信息,比如,女性需要發(fā)送手持身份證拍攝的裸照,男性則要發(fā)送家庭地址,并不斷威脅稱,中途退出就會公布照片或追到家里,等等。
加入到反藍鯨群體后,南希寄望于把誤入歧途的青少年變成積極向上的人,她坦言,“畢竟我也是青少年,我也算是誤入過這個游戲的人,所以更容易用自己的經歷去開導他們。”
中新網記者從部分反藍鯨QQ群資料中注意到,這些群的成員分布中,“00后”往往占據一定比例,而他們所對抗的死亡游戲,正是瞄準包括這個年齡段在內的青少年。
“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每一個走在邊緣的同齡人,我們不知道別人的成長中經歷了什么,所以沒有理由去評價,但我們可以去開導,去抨擊那些誘導別人放棄生命和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某反藍鯨群的一名管理員說。

疑似藍鯨游戲群,現已被查封。手機截圖多地網警呼吁抵制“藍鯨”
——已有不法分子被刑拘
官方的“捕鯨行動”也正在進行中。中新網記者梳理發(fā)現,近期,多地公安網絡安全保衛(wèi)總隊通過官方微博發(fā)布相關提示,呼吁公眾抵制“藍鯨”死亡游戲,并及時舉報。
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wèi)總隊官方微博“廣西網警巡查執(zhí)法”日前發(fā)布消息稱,近日,湛江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網上巡查發(fā)現,該市有網民組織“藍鯨自殺游戲”QQ群,該群組有群成員500人,群組聊天內容煽動群成員進行各種各樣自殘任務,直至自殺。
通報稱,5月12日凌晨,該QQ群組織者徐某某被帶回麻章派出所開展調查,徐某某因觸犯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之三宣揚極端主義罪被刑事拘留。
另有媒體5月17日報道,北京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針對藍鯨游戲對青少年存在的不良誘導情況,迅速采取應對措施,加強游戲預警處置工作,截止目前共清理涉“藍鯨”游戲相關內容1300余條。
此外,四川、江蘇、安徽等地都出現了個別青少年參與死亡游戲的事件,相關嫌疑人已被控制,沉迷游戲的青少年也接受了批評教育和心理疏導。

相關藍鯨群已被永久停封。手機截圖重要提示
——“反藍鯨”需注意自身安全
那么,為何青少年會受到不法分子蠱惑,真的就在所謂游戲中自殘甚至萌生自殺念頭呢?
有評論認為,多數人可能一開始以玩游戲的心態(tài)誤入,不排除被管理員“洗腦”進而精神控制后,部分人最終走向自我傷害甚至是自殺。
擁有多年婚姻咨詢師和少年刑事審判工作經歷的楊素芳,目前是一名資深法律顧問,她對中新網記者說,“成年人的心理定力都遠遠沒有我們以為的那么強大,更何況青少年的心智還不成熟。”
楊素芳分析稱,青少年處在成長期,一旦他們感覺家長與學校不理解他們,現實生活中就會鮮少與父母、老師交流,這時隱秘的網絡空間就成為他們發(fā)泄的渠道。
她表示,“青少年一旦被這樣的死亡游戲吸引,因為心智不成熟導致恐懼加劇,在片面認知和從眾心理的驅動下,最后就有可能被動或者主動產生自殺傾向。”
針對網絡上同時出現的年輕化的“反藍鯨”群體,楊素芳則表示,心智更為成熟的同齡人在舉報、反擊死亡游戲,開導和他們同齡的參與者上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但她提醒,“反藍鯨”也需要注意自身安全。
“因為蓄意誘導他人自殺的網絡組織者已經涉嫌犯罪,不能低估他們威脅的力量。”楊素芳說。
據媒體報道,藍鯨死亡游戲的發(fā)起人菲利普已于底在俄羅斯被捕,他被指控在過去的三年里,在社交媒體上組織了八個藍鯨組織,并誘導青年們自殺。
“與其說我們是反藍鯨,不如說是抵制網絡暴力與涉嫌違法犯罪的行為。”某“反藍鯨”群的群主對中新網記者說。(因受訪者要求,部分人物為化名)(完)

群管理者稱目前對相關群的打擊很嚴
為期50天,以“做任務”形式誘導參與者完成各類自殘行為直至自殺,這款名為“藍鯨”的死亡游戲近期被曝已傳入國內社交平臺。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文化市場行政執(zhí)法總隊了解到,目前共清理涉“藍鯨”游戲相關內容達1300余條。
5月16日,北青報記者發(fā)現,在一些社交平臺上,仍有人改換關鍵詞建立與“藍鯨”游戲相關的群組。與此同時,有人借“帶人進藍鯨游戲真群”之名騙取女性用戶裸照。法律界人士稱,如果以入群為借口騙裸照,并且存在以牟利為目的散布或販賣裸照的行為,則可能涉嫌販賣、傳播霪穢物品罪,應受到相關法律懲處。
現象
各平臺查刪“藍鯨”游戲
部分“藍鯨”游戲群改名
自5月初國內被曝出現“藍鯨”游戲相關群組后,騰訊QQ和百度貼吧等相關平臺開始查刪帶有“藍鯨”等關鍵詞的群組和貼吧。但在大規(guī)模的查刪行動之外,“藍鯨”死亡游戲似乎并未就此消失。
北青報記者此前調查發(fā)現,有自稱游戲參與者的用戶稱,就在相關平臺開始查刪“藍鯨”游戲群組時,他們所在的群已改名,名稱中不再有“藍鯨”字樣。另一些自稱“藍鯨”游戲的參與者告訴北青報記者,真正的游戲群對進群用戶要求嚴格,如果女性想加入游戲群,必須給管理員發(fā)送手持身份證拍攝的裸照,并稱如果中途退出游戲,裸照會被發(fā)到網上。而對于加入游戲的男性,管理員只向他們索要身份證照片和家庭地址,同時稱一旦男生退出游戲,將會“根據地址追到家里”。
5月16日,北青報記者發(fā)現,為躲避查刪,一些自稱進行“藍鯨”游戲的QQ群開始使用“4.20”、“LJ”等關鍵詞命名群組。隨機添加部分群組后,北青報記者發(fā)現群內并非都是游戲參與者,多數人為對“藍鯨”游戲好奇的用戶。在群聊界面中,有人不定時發(fā)布“藍鯨游戲全部任務與玩法”的文檔,并解釋說“是給想玩的人看的”。北青報記者打開文檔,發(fā)現里面羅列了50條類似于國外“藍鯨”死亡游戲的任務清單,最后一項為“跳樓,拿走你的生命”。除了發(fā)布類似任務清單和自殘照片、視頻,一些“藍鯨”游戲相關群往往在深夜鼓動用戶參與游戲。

5月16日晚11時許,在北青報記者臥底的“LJ重組第二波”群組中,有兩名管理員在群聊中讓大家“加好友”,還稱“要玩的私聊發(fā)照片即可開始游戲”,與此同時管理員對群內成員設置了“全員禁言中”。
查處
17歲“藍鯨自殺游戲”組織者
涉嫌宣揚極端主義罪被刑拘
對于“藍鯨”游戲,多地警方也同時展開查處行動。
5月15日,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公安局發(fā)現轄區(qū)有6名學生沉迷于來自俄羅斯的“自殺游戲”后,立即聯(lián)合學生家長和老師對6名學生進行勸導,及時將沉迷“死亡游戲”的6名學生拉了回來。
同一天,廣東省湛江市公安局官方微信“湛江網警巡查執(zhí)法”發(fā)布通報稱,近日湛江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網上巡查發(fā)現,該市有網民組織“藍鯨自殺游戲”QQ群,群組聊天內容涉及煽動群成員進行各種各樣自殘任務,直至自殺。獲悉情況后,當地警方連夜開展查處工作,5月12日凌晨,將該QQ群組組織者徐某某帶回麻章派出所開展調查。經查,網民徐某某,17歲,湛江麻章人,為湛江某學校在讀學生。
據了解,徐某某于5月9日晚上被一個不認識的QQ拉入“藍鯨自殺游戲”QQ群組,其在群中觀看了十多分鐘,并在百度中查了一下“藍鯨自殺游戲”的相關信息,后退出“藍鯨自殺游戲”QQ群組。徐某某本人有一個群名為H1Z1的QQ群,群成員300多人,以前主要買賣軟件和衣服。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的QQ群組,用來經營他群組里面的生意,徐某某在空間里發(fā)表了兩條關于“藍鯨自殺游戲”內容的“說說”。在發(fā)表了這些內容的“說說”后,不斷有新的成員加入他的Q群,后來群成員達500人。

群管理者表示要裸照加入群是騙人的
徐某某供認曾在網上下載過關于“藍鯨自殺游戲”中在手臂上用刀片割鯨魚圖案的圖片,并將圖片上傳到Q群,還有自己曾編造發(fā)表過“恭喜群內11個朋友完成藍鯨任務”等言論。其供稱編造這些言論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大家的興趣并留在群里。目前,該案嫌疑人徐某某因觸犯刑法第一百二十條之三宣揚極端主義罪被刑事拘留。
調查
以“加真群”為名騙裸照
然后威脅索要錢財
一方面,有關部門對“藍鯨”游戲的查刪正在進行,而另一方面,在臥底“藍鯨”相關游戲群組中,北青報記者發(fā)現,一種以游戲為名的新詐騙模式“浮出水面”。
5月16日晚,女網友葉晴(化名)向北青報記者提供了數張聊天截圖。截圖中,一名昵稱為“楚軒”的用戶自稱是真正“藍鯨”游戲群的管理員。他告訴葉晴,“現在群被打擊得很嚴重”,并表示“你要是想玩,我可以帶你”。隨后,葉晴詢問其是否有其他下家,該用戶并未直接回應,而是向葉晴索要裸照和身份證,并要求拍攝多張有“指定動作”的(裸露)照片。
隨后,北青報記者添加“楚軒”詢問進群一事。交談中,“楚軒”承認他并沒有在真正的“藍鯨”游戲群中,并坦承“要照片的都是騙子”。他還透露,提出想玩“藍鯨”游戲的人以女性居多,此前他已經以“帶人加群”為由,向多名表示好奇的女性用戶索要過裸照。
在調查中北青報記者還發(fā)現,這些自稱能“帶人入群”的“管理員”,在面對陌生用戶的添加請求時會第一時間詢問對方是男性還是女性。對于女性用戶,對方隨即索要家庭地址、姓名和全身裸照,一旦提供指定信息及照片,對方則以“群已經被封了,現在正在重新創(chuàng)”,或是“先做任務,做到第25個邀你進微信群”為由拒絕。而對想玩游戲的男性用戶,“管理員”大多直接拒絕或不作回應。
此外,有女性用戶告訴北青報記者,一旦裸照落入這些謊稱“帶人入群”的騙子手中,他們就會要求女性用戶提供更多裸照,甚至索要錢款,一旦拒絕,他們就威脅要把裸照發(fā)布到網上。一名女性用戶提供的截圖顯示,被騙裸照后,騙子曾向其索要500元錢,稱給了錢裸照就不會泄露出去,否則要在“藍鯨”游戲相關群組中發(fā)布當事人裸照。
觀點
騙取并散布販賣女性裸照
或涉販賣傳播霪穢物品罪
對于廣東湛江徐某某因組織“藍鯨死亡游戲群”觸犯宣揚極端主義罪被刑拘一事,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公益法律業(yè)務部主任張耀軍分析,徐某某的行為如果構成宣揚極端主義罪,依法可能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對于目前多個藍鯨游戲相關群中有人發(fā)布“自殺任務清單”一事,張耀軍律師指出,如果群組的組織者教唆他人進行自殺和自殘,則可能涉嫌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
此外,針對目前一些人借“帶人進群”為名專門騙取女性用戶裸照的情況,張耀軍律師表示,如果以入群為借口騙裸照,并且存在以牟利為目的的散布或販賣行為,則可能涉嫌販賣、傳播霪穢物品罪,涉事人員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相關
北京文化執(zhí)法總隊
清理“藍鯨”相關內容1300余條
昨日,北青報記者從北京文化市場行政執(zhí)法總隊了解到,針對“藍鯨”游戲,總隊要求各游戲單位、手機游戲平臺嚴禁提供“藍鯨”及類似死亡游戲,并要求各互聯(lián)網平臺認真排查疑似微博群組、貼吧、論壇等,解散、刪除類似群組,目前共清理涉“藍鯨”游戲相關內容1300余條。
總隊表示,5月份以來,一款名為“藍鯨”的死亡游戲現身中國互聯(lián)網。該游戲通過社交群,利用青少年追求刺激的心理,誘導叛逆、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在50天內完成各種各樣的自殘任務,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最終誘導青少年參與者自殺。該游戲發(fā)源于俄羅斯,目前正在各國蔓延,在英國、阿根廷都有青少年自殺,多個國家已對家長發(fā)出相關的警告。
針對“藍鯨”游戲對青少年存在的不良誘導情況,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zhí)法總隊迅速采取應對措施,加強游戲預警處置工作,及時下發(fā)有關通知,要求各網絡游戲運營單位和手機游戲平臺嚴禁提供“藍鯨”及類似死亡游戲,嚴禁屬地游戲公司炒作、打擦邊球、開發(fā)命名涉及此話題的游戲。各互聯(lián)網平臺要認真排查疑似微博群組、貼吧、論壇等,解散、刪除類似死亡游戲群組,履行主體責任和義務,屏蔽相關關鍵詞,并擴大關鍵詞的屏蔽范圍,即時監(jiān)控、及時記錄。
下一步,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將繼續(xù)密切關注,加大對“藍鯨”這類死亡游戲的打擊力度,對于經查實的涉及“藍鯨”死亡游戲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將從嚴從重進行查處,切實為青少年成長營造健康、綠色的網絡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