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鸮鸚鵡差點絕種
誰不愛痩女
在我們的印象中,除了鴕鳥以外鮮少有鳥不會飛,但是有這樣一種鸮鸚鵡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它是鸚鵡種類中唯一不會飛的一種,并不是像鴕鳥一樣因為翅膀退化,而是有其他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特殊的鸚鵡吧!
1.外貌形態(tài)
鸮鸚鵡體長59到64厘米,體重950 到4000 克,在所有鸚鵡種類中,算是體型比較大的一種,同時,它們也是唯一不會飛的一種。鸮鸚鵡長得肥大而渾圓,翅膀較短,不能支撐其飛行,而且它們也沒有用來控制飛行肌肉的龍骨。
2.生活習性
鸮鸚鵡不會飛的習性決定了它們只能在沒有害獸的地區(qū)存活,新西蘭西南部的白堊島就是它們主要分布的地區(qū)。鸮鸚鵡是一種草食性動物,而且愛好很廣泛,原生的植物、種子、果實、花粉以及一些的樹木的邊材都能成為它們的食物。而白堊島上植被豐富,很好地滿足了鸮鸚鵡的食用需求。
3.生存狀態(tài)
鸮鸚鵡雖然對食物不挑剔,生活的地方也沒有天敵,但曾經還是一度瀕臨滅絕。二十世紀時大量鼬科動物被引進到新西蘭這片國土上,新物種的入侵,加上人們的大規(guī)模捕捉,讓鸮鸚鵡數量急劇減少。七十年代找到的幾十只鸮鸚鵡幾乎全是雄性,當時不少人相信所有雌性已經死亡,鸮鸚鵡不久將滅種。通過新西蘭地區(qū)政府的大力搜救,鸮鸚鵡才在當時沒有被滅絕。不過目前它們的數量還是很稀少,截止2012年,鸮鸚鵡有126只,其中包括78個養(yǎng)殖體成鳥,現在仍然是極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