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都鐸王朝為何絕嗣?電視劇《白公主》給出了猜測
揂窩嘸酒
在英國有一位非常著名的歷史小說家,她叫做菲莉帕·格里高利。菲莉帕·格里高利非常喜歡英國歷史上的都鐸王朝,她先后有根據(jù)真實的都鐸王朝歷史創(chuàng)作了三本小說,而且都不如了暢銷書的行列,有些還被改編為了電影或是電視劇。因此菲莉帕·格里高利也被國外的媒體稱之為“英國宮廷小說天后”。

《白王后》描述的是愛德華四世的王后伊麗莎白·伍德維爾的故事。
《白公主》則是描述了白王后的長女,后來成為亨利七世王后的伊麗莎白的故事。
對的,母親叫伊麗莎白,女兒也叫伊麗莎白。后面為了避免混淆,還是叫她們白王后和白公主吧。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講述的則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安妮·波琳和家人謀取權(quán)力的故事。
都鐸王朝是英國歷史上最適合影視化的王朝了。因為這個王朝有各種逆襲和反轉(zhuǎn)故事。這一點就好像我們國家的清宮劇。清朝算是影視行業(yè)挖掘得最為徹底的一個王朝了。
白王后,從美麗寡婦忽然成為英國王后,英國版“逆襲的王妃”。
紅女王,都鐸王朝之母,把最不可能登上王位的兒子,變成了英格蘭國王。

白王后的兩個兒子,忽然從倫敦塔消失,兇手是誰,成為英國歷史最大的歷史謎案之一。
白公主,怎么忽然嫁給了敵對家族,而且態(tài)度大變,冷眼看丈夫把母親白王后趕出宮廷呢?
這些傳奇故事,留給創(chuàng)作者太多的空間,去想象,去豐富,去講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好故事了!
在都鐸王朝為什么絕嗣上,菲莉帕·格里高利就做了最為戲劇化的猜測,令人更加感嘆,權(quán)力的游戲,沒有人是贏家!
在《白王后》中,白王后的母系血統(tǒng)來自于一個傳說有魔法能力的家族。當(dāng)初白王后從寡婦成為王后,民間就有傳言這是王后對國王施加了魔法。

白王后的敵人怕她怕得要死。毒藥和謀殺,還可以提前防備,魔法這東西,凡人的血肉之軀,又如何抵擋呢?
白王后曾經(jīng)利用魔法改變過天氣,影響過戰(zhàn)局。但是魔法不是萬能的。
白王后所在的時空,也不是什么玄幻劇,所以魔法會失靈的。
在丈夫愛德華四世去世后,白王后迅速失勢。墻倒眾人推,白王后的人生從此一直在走下坡路。
白王后的兩個兒子,她手上最為重要的兩張王牌,被關(guān)進(jìn)了倫敦塔,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白皇后的女兒白公主繼承了白皇后的魔法能力。按照繼承法則,男性子嗣死絕后,繼承權(quán)首先轉(zhuǎn)移到長女身上。
兒子死后,白公主成為白王后最為重要的依靠和籌碼。

悲痛欲絕的母女兩人,下了詛咒:誰殺死了兩個王子,他也必將絕嗣。
白王后一開始以為是小叔子理查三世殺了自己的兒子。為了報仇,白王后和白公主母女倆和都鐸家族聯(lián)手,一起反抗理查三世。
都鐸家族最為重要的人物瑪格麗特·博福特。她是都鐸家族繼承人亨利·都鐸的生母,一生致力于把兒子變成國王。
她被菲莉帕·格里高利稱為紅女王。
作為政治合作,白王后會把白公主嫁給亨利·都鐸,轉(zhuǎn)而換取約克家族的支持。貴族們樂見其成,這場王位戰(zhàn)打了太長時間了。
等到理查三世失敗,白王后和白公主無意中發(fā)現(xiàn),殺死兩位王子的人,最有可能的是瑪格麗特·博福特。
白王后悔不當(dāng)初。她無法接受,自己居然和殺子仇人一起合作。

白王后要報仇。暗中策劃和資助,反叛亨利七世和白公主。白公主最后同意丈夫把母親趕到一家修道院,監(jiān)視居住。
白公主更是崩潰。她和白王后親自下了詛咒,仇人的兒子必須全部死去,絕嗣!
白公主嫁給亨利后,生了兩個兒子兩個女兒,一個是長子亞瑟,一個是亨利八世。
在長子去世后,白公主的希望落空了。她之前還以為母親下的詛咒不會那么靈驗。但是現(xiàn)在她擔(dān)心這個詛咒,真的是應(yīng)驗在兒孫的身上。
長子亞瑟去世后,白公主知道此事不可避免。但母親和夫家這一邊,她選擇夫家,進(jìn)而維護(hù)子女的利益。
白公主認(rèn)為,自己還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人生還有希望。
但是這個詛咒最終應(yīng)驗。她的兒子,亨利八世只生了一個王子。這名王子還未成年,就去世了。
最后,都鐸家族直系子嗣滅絕。繼承王位的是長女一脈的后代。
白王后的男性子嗣沒有了,都鐸家族也是如此。這種輪回,好像一種無奈而又樸素的正義。
這是歷史小說中作者的想象,不是真實的歷史。
但是看完作者的想象,我倒是挺佩服作者的想象力。一切有因必有果,出來混,遲早要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