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機密檔案室禁地 80公里長書架內(nèi)部文件
榮軒氏
梵蒂岡機密檔案室是由教皇建立,里面主要存放著歷代教皇信件和一些機密文件,曾經(jīng)記者、歷史學家想要進入檔案室都要經(jīng)過批準。如今的機密檔案室并沒有那么機密,可以根據(jù)目錄選擇自己想看的文件,但是一般人還是不能進入。
一、梵蒂岡禁地
梵蒂岡機密檔案室是和33號俱樂部、百慕大三角中的魔鬼三角洲一樣并稱為世界十大禁地之一,基本都是過去四個世紀的教皇們留下的私人信件和歷史記錄。此檔案室由教皇保羅五世建立,他有一種清晰的歷史感,認為教皇的信件和類似文件應該保存下來。但是,十七世紀意識形態(tài)控制得很嚴,普通民眾不允許在私底下八卦國王或教皇的消息。因此,檔案被鎖了起來。
直到1881年,教皇利奧十三世才允許研究者查看部分機密檔案室的內(nèi)容。不過,查看文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首先,記者、學生、業(yè)余歷史學家,是不允許進入檔案館的。進入檔案室,學者要進入圣安娜門,穿過瑞士衛(wèi)兵,走過美景宮廷院,然后呈上證書,而且流程200年以來幾乎都沒有變過。
一旦某個相關(guān)機構(gòu),證明某人是個嚴格的學者,才能被獲準進入其中,學者們會索取他們想?yún)⒖嫉木唧w文件,每天僅允許索取三份文件。因此,比起瀏覽檔案室的目錄,他們必須從用意大利或拉丁文手寫的目錄中選擇出具體文章。電腦是可以帶進去的,但是不允許攝影,所以,學者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閱覽室里快速碼字。
檔案室有80公里長的書架,和追溯到八世紀的各類文件,僅可供參考的目錄就有35000卷。在2012年,為了慶祝建館400周年,100多份秘密文件被公之于眾,這次展覽被稱作“神秘之光”,其中包括有關(guān)1633年對伽利略的審判的相關(guān)記錄。